當前,舉國上下掀起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熱潮。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是在深刻變化的國際環境中推動我國發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實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迫切需要。因此,筆者認為學習十七大精神必須做到“三個結合”。
一是要結合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學;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是硬道理。唯有發展才能不斷為社會創造雄厚的物質基礎,才能保障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權利和利益,使社會公平正義,發展是解決諸多矛盾的有效途徑。從當前來說,就是要用發展的方式來化解國際經濟衰退帶來的各種挑戰和影響。進一步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堅強意志、謀劃科學發展的正確思路、領導科學發展的實際能力、促進科學發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思維,新的舉措,新的工作方式。面對挑戰,樹立信心,不畏縮,不后退,既要充分估計國際國內環境的復雜性,深刻認識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艱巨性,又要正確看待我們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緊緊抓住擴大內需政策措施帶來的新機遇,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審時度勢、果斷決策、周密策劃,采取有力措施,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是要結合關注民生緊密學。要緊密聯系本地區本部門的工作實際,緊密聯系民生問題,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堅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和歸宿,切實保障人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權益。既要抓經濟求發展,又要處理好群眾的熱點、難點。多深入基層,多深入實際,多深入群眾。不提脫離實際的高指標,不喊嘩眾取寵的空口號,不搞勞民傷財的假政績,不掩蓋問題,不因循守舊。當前,要特別注意解決應對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世界經濟衰退帶來的宏觀政策層面的突出問題。要下大力氣解決基層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特別是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下群眾生產、生活方面出現的新問題。立足于當前,著眼于長遠,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從而達到共建共享、共享共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三是要結合加強黨的建設學。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黨的領導干部是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謀發展的領路人,要謀發展,就得把握好方向,制定好政策,整合力量,營造環境,解放思想,加大改革的步伐,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因而要緊緊圍繞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統籌規劃、精心組織、扎實推進,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切實負起領導責任,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千方百計加快經濟發展步伐。各級領導干部要做推動科學發展的表率,把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同做好各方面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解決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工作中面臨的突出問題,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群眾利益的關系;處理好群眾現實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切實做到通過學習推動實踐,在推進實踐中深化學習,以身作則促進科學發展、真抓實干落實科學發展,確保學習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一、科學發展觀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深化,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面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方針。 入黨申請書范文網
1.科學發展觀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發展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科學發展觀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緊密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吸收人類文明進步的新成果,站在歷史和時代的高度,進一步明確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發展的思想。
人類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自然歷史過程;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生產發展必須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社會發展要逐步消滅階級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對立和差別,使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列寧提出,無產階級取得國家政權以后,最主要最根本的任務就是增加產品數量,大大提高社會生產力,創造新的高得多的勞動生產率,同時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加強文化建設等。毛澤東同志初步探索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提出要根據本國情況走自己的道路,著眼于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正確處理各方面的矛盾和問題,兼顧各個方面的發展需要和各個方面的利益關系等一系列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思想。鄧小平同志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強調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提出發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論斷,提出實行改革開放、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講質量講效益等重要戰略思想和方針原則,實現了對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道路認識的一次飛躍。江澤民同志著眼于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和國內改革發展的新任務,強調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要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發展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發展,發展包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實現區域經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速度和效益的關系等一系列重大關系,進一步豐富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著眼于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和中國國情,認真研究和回答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不斷擴展理論視野,不斷作出理論概括,形成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茖W發展觀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發展、為什么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賦予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理論以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于發展的豐富思想,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的理論基礎。科學發展觀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發展的思想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在當代中國,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須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
2.科學發展觀是在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提出的
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是時代的潮流。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繼續深入發展,各國相互依存逐步加深,大國關系深刻變動,世界力量對比繼續變化。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科技創新和技術擴散日益加快,國際產業重組和生產要素轉移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蓬勃發展,世界經濟正處于新一輪恢復和增長期。國際社會普遍看好我國的發展前景,看重我國的作用和影響,同我國合作的意愿普遍增強。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發展也面臨著一些重大挑戰: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圍繞資源、市場、技術、人才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貿易壁壘和貿易摩擦明顯增多,發達國家在經濟上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將長期存在。我們面臨的仍將是一個總體上有利于我國發展、但不利因素也可能增多的環境。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加快發展,就要把中國的發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來思考,發揮比較優勢,把握有利條件,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努力取得發展的主動權??茖W發展觀是在科學判斷國際形勢和世界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科學發展觀反映了當代最新的發展理念,順應了當今世界的發展潮流,是對人類社會發展經驗的深刻總結和高度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加快經濟增長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奇跡。但是,由于單純追求經濟增長,不重視社會發展和社會公平,忽視環境保護和能源、資源節約,導致一些國家出現了經濟結構失衡,社會發展滯后,能源、資源日趨緊張,生態環境急劇惡化,以及高增長下的兩極分化、失業增加、社會腐敗、政治動蕩等問題,經濟增長并沒有給廣大人民帶來更多的實惠,未能實現持續的增長和真正的發展。世界發展實踐表明,發展絕不僅僅是經濟的增長,而應該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全面發展,應該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茖W發展觀是在汲取世界各國發展經驗教訓、借鑒國外發展理論有益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的歷史根據。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黨領導人民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提出要以實現工業化為核心,逐步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提出堅持統籌兼顧等方針原則,推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由于種種復雜的原因,我國的發展走了彎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在正確判斷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的基礎上,形成了以“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主要內容的基本路線,制定了一系列推進發展的方針政策,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黨的十四大以后,我們黨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實現了改革開放的新突破,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總結我國發展的歷史經驗特別是抗擊非典的重要啟示,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明確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實踐使我們深刻認識到,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為目的,重視改善人民生活,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讓廣大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高度重視政治建設和社會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各方面改革,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各方面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必須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實現平穩較快增長;必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系,妥善處理好城鄉、地區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等問題;必須注重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避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增長,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茖W發展觀是在總結長期以來我國發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我國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發展要求是科學發展觀形成的現實依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到二十世紀末,我們已經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開始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這個新的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一系列重要特征:一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同時這一體制還不完善,生產力發展仍然面臨諸多體制性、機制性障礙,改革進入攻堅階段,體制創新任務艱巨,深化改革必然觸及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二是我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經濟結構加速調整,同時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能源、資源、環境、技術的瓶頸制約日益突出,實現可持續發展遇到的壓力增大。三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城鎮化加快發展,同時農業基礎薄弱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保持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難度增加,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四是我國科技事業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同時許多重要領域的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仍大量依靠進口,自主創新能力亟待提高。五是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鄉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尚有相當數量,包括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看病、子女上學、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在內的一些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亟待研究解決,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難度加大,全面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任務繁重。六是區域、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取得顯著成績,但發展不平衡現象依然存在,縮小發展差距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任務艱巨。七是我國對外開放范圍擴大、領域拓寬,同國際社會的聯系更加緊密,同時面臨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更高。八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進一步落實,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人民群眾政治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提高,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先進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九是我國社會結構和社會組織形式發生深刻變化,社會活力顯著增強,網絡信息的影響日益廣泛,同時人員流動性大大增強,人民內部矛盾出現了新的情況,社會建設和管理面臨一系列新課題。十是社會總體安定團結,同時各種消極腐敗現象、各類犯罪活動和各種敵對勢力的滲透破壞活動依然嚴重存在,給社會穩定與和諧帶來的不利影響不可低估。二〇〇三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一千美元。許多國家的發展進程表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一千美元之后,經濟社會發展將進入一個關鍵時期。在這一關鍵時期,舉措得當,就能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平穩進步;應對失誤,則可能導致經濟徘徊不前和社會長期動蕩。當前,我國面臨的既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一個社會矛盾和問題較為突出的矛盾凸顯期。科學發展觀是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3.科學發展觀是對經濟社會發展一般規律認識的深化,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面臨的各種問題,制定科學的奮斗目標和選擇正確的發展道路,并帶領人民群眾不斷為之奮斗,這是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永葆蓬勃生機的根本保證。
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方法論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世界觀和方法論體現到發展問題上就是發展觀。發展觀是關于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決定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和基本模式,對經濟社會發展實踐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響。科學發展觀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指明了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科學道路,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科學發展觀揭示了發展的本質和內涵,是指導我們認識發展的根本觀點。科學發展觀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生產力作為首要任務,把經濟發展作為一切發展的前提,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于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的觀點。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作為推動發展的主體和基本力量,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為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民是歷史發展主體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觀點??茖W發展觀堅持全面發展和協調發展,強調二、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實質和科學內涵,切實做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
1.以人為本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
堅持以人為本,是我們黨根據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民是歷史發展的主體、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來的。堅持以人為本,與我們黨提出的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與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以人為本的人,是指最廣大人民群眾。在當代中國,就是以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勞動者為主體,包括社會各階層在內的最廣大人民群眾。以人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發點、落腳點,就是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以人為本,就要堅持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主體地位,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正確反映和兼顧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就要堅持在全國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關心每個人的利益要求,體現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和人文關懷,滿足人們的發展愿望和多樣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權;就要關注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關注人的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既有著中華文明的深厚根基,又體現了時代發展的進步精神。中華文明歷來注重以民為本,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國古代思想家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天地之間,莫貴于人”,強調要利民、裕民、養民、惠民。我們今天強調的以人為本,繼承了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與它存在著實質上的區別。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體現了樸素的重民價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緩和階級矛盾、減輕人民負擔的作用。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對于“君”、相對于統治者而言的,其本質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者的統治地位。以人為本堅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歷史地位,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以人為本也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義。近代西方人本主義反對迷信、崇尚科學,反對專制、崇尚自由,反對神性、張揚人性,對于反對封建主義、推進人的解放起到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人本主義離開具體的歷史條件,離開人的社會性,以抽象的、永恒不變的人性說明社會歷史,在本質上是為資產階級取得和維護統治地位服務的。以人為本,堅持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和基本觀點,而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義,則站在唯心史觀的立場上。這是它們的根本區別。
2.以人為本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
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人民群眾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創造了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胡錦濤同志指出,相信誰、為了誰、依靠誰,是否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對于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來說,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發揮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來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始終是最緊要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國各族人民實現自己利益、創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業,是億萬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創造性事業。廣大人民群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主體,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是我們事業成功的保證。堅持以人為本,就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人翁作用,營造充分發揮人民群眾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不斷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形成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
中國共產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終堅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黨除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的全部任務和責任,就是帶領廣大人民實現自己的利益。無論是戰爭年代浴血奮戰推翻三座大山,無論是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開展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還是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以人為本,就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最高標準。必須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和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為崇高理想奮斗和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堅持完成黨的各項工作和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實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具體地、深入地落實到黨和國家制定和實施方針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實到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和行動中去,落實到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中去。 入黨申請書范文網
3.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堅持以人為本,要把解決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放在首位,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充分體現和代表人民的意愿,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
堅持發展為了人民,就是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政府一切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用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來衡量一切決策,把發展的目的真正落實到滿足人民需要、實現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要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各項工作中體現和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經濟建設,要著眼于創造更豐富的社會物質財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設,要著眼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和合法權益,不斷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文化建設,要著眼于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質量,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社會建設,要著眼于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不斷建設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
黨的各級領導干部,要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最高追求,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要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要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入手,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辦群眾之所需,傾聽群眾呼聲,體察群眾情緒,反映群眾訴求,關心群眾疾苦,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
堅持發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密切聯系群眾,始終相信群眾,緊緊依靠群眾,最充分地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會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億萬群眾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黨和國家的事業,只有得到人民群眾的真心支持和擁護才能取得成功;各項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只有得到人民群眾的真心支持和擁護才能切實貫徹執行。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的巨大智慧和創造力,使我們的改革和建設事業獲得最廣泛最可靠的群眾基礎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激發和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對為祖國富強貢獻力量的社會各階層人們都要團結,對他們的創業精神都要鼓勵,對他們的合法權益都要保護,對他們中的優秀分子都要表彰,把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偉大事業中來。
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竭誠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觀點、干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觀點、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相一致的觀點。要切實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認真做好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和總結人民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堅決防止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切實改進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堅持和完善聯系群眾的制度,堅持和完善各項辦事制度,拓寬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各項權利。
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發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體現在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上,體現在不斷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上,體現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益上,讓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中國共青團第十六次代表大會隆重召開,團中央第一書記陸昊同志代表團的十五屆委員會做工作報告。作為校研究生會的學生干部,在關注會議進程的同時,認真學習了團的十六大工作報告,深受鼓舞和啟發。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有北京奧運的盛大喜慶,又是多災多難的一年,我們的祖國,我們的黨,我們的共青團,所有的中華兒女經歷了殘酷的考驗,在這個時候,召開團的十六大,對于振奮人心,增強凝聚力,更好的開展國家現代化建設有很好的引導、鼓舞作用。
團的十六大是在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體青年團員深入學習胡錦濤同志5月3日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新高潮的形勢下召開的一次歷史性盛會,對于更好地團結動員廣大團員青年,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學習團的十六大報告和精神的過程中,讓我心潮澎湃,一種強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報告中對于當前青年工作的重新審視和深刻認識,將黨的四代領導核心和集體對青年的囑托和期望融會其中,黨和國家對青年工作的重視增強了我們的工作學習熱情和使命感,作為一名在校研究生,努力學習,刻苦鉆研,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努力成為現代化建設的合格接班人和生力軍,是一種責任,我們有義務也有這份激情為中國的和平崛起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作為一名青年大學生,一名學生干部,更有責任和義務擔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切實發揮在學習和工作中自覺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提高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增強模范意識。
一、在思想上不斷提高政治理論修養,堅定理想信念,通過報紙、刊物、上網等形式,學習黨內知識和當前國家時事、大事,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團章的章程、團的十六大精神和領導講話,并在行動中認真去踐行。
二、在學習上,提高學習的自覺性,不斷充實文化知識,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掌握扎實的本領,真正做一個有用的知識分子,努力為踐行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三、在工作上,兢兢業業,樂于奉獻,培養創新精神,積極為同學服務,增強責任感和主動精神,真正做到在實踐工作中先鋒模范作用。
李紅